江西日报视线版头条|桃红岭上闻鹿鸣
原标题:
【资料图】
梅花鹿种群数量由60头逐年递增至624头,38年间增长近10倍
桃红岭上闻鹿鸣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童梦宁 凌 瀚
桃红岭保护区是我国梅花鹿(华南亚种)最大的集中分布区,1983年至2021年间调查数据显示,梅花鹿种群数量由60头逐年递增至624头,38年间增长近10倍,成功摆脱濒危灭绝的困境,践行了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庄严承诺。如今,保护区植被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却遭遇“幸福的烦恼”:树高林密挤占灌草空间,黄麂、野猪等草(杂)食野生动物泛滥,梅花鹿陷入“僧多粥少”、栖息地不断向保护区核心区外围延伸的困境。
“十四五”期间,我国对大熊猫、亚洲象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实施抢救性保护,其中涉及我省需实施抢救性保护的有5种,梅花鹿名列榜首。而今,身陷“幸福的烦恼”中,它们生活得怎么样?我省能否寻求人鹿和谐共处的新路径,让它们多些“幸福”,少些“烦恼”?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深入保护区调查采访。
“鹿丁”兴旺 记者雨夜进山偶遇梅花鹿
3月8日19时许,赣北山区雨雾蒙蒙。记者驱车缓缓驶入桃红岭保护区,车灯照射下,不时撞见林鸟、兔子等小型动物来回穿梭。
在距离保护区实验区卡口约一公里处,一头七八十厘米高的野兽突然从灌木丛蹦出,横穿山路,慌乱逃入芒草丛,瞬间无影无踪。
“是梅花鹿!它的耳朵长而尖,没长鹿角,是一头雌鹿。你们的运气真好,下雨的天,一进山就见到了梅花鹿。”同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盛丽四说道。
梅花鹿生性胆小,警惕性高,很少露面,雨夜更是少见。盛丽四接着说:“我们刚才见到的那头梅花鹿可能独自下山觅食,八成是去偷吃庄稼。”
▲梅花鹿清晨下山觅食。( 村民手机视频截图)
次日上午,在桃红岭保护区核心区,记者远远看见一头躲在灌草丛的梅花鹿幼崽,正欲靠近打量时,被保护区生态监测站站长刘小洪拦住。“不能靠近!不然会害了它!”他说。
刘小洪介绍,我们若靠近,幼鹿身上会留有人的味道。鹿妈妈为消除“祸患”,必然会将其抛弃,任其自生自灭。日常巡护中,工作人员如遇幼鹿落单或不慎掉进壕沟时,一般都不急于施救,而是悄然退到周边隐蔽处观察,等候鹿妈妈接它回家。万一鹿妈妈未现身,幼鹿安全受到威胁,工作人员才进行科学干预。
为见证“鹿丁”兴旺,3月10日上午,记者随桃红岭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科长王淋波走进保护区缓冲区探访。在靠近山塘的一片杉树林里,遍地可见密密麻麻的鹿蹄印。王淋波蹲下身,扒开地上落叶,一大片黑色粪便露了出来。粪便呈颗粒状,大小不一,大的如大拇指头,小的如豆粒。他随手拾起两粒细闻,“这些都是梅花鹿的粪便,一股中草药香味。每年,省内外相关专家都会来采集粪便做科研,以便精准掌握它们的饮食及健康状况。”
王淋波分析,从现场蹄印及粪便来看,这群梅花鹿总数大概有8头,既有成体,也有亚成体和幼体。
生态优越 梅花鹿种群数量逐年递增
桃红岭保护区布点安装了数百台红外相机,动态监测梅花鹿等野生动物栖息状况。记者走访了生态监测站及4个保护站,详细了解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监测视频真实呈现了梅花鹿野外栖息场景:白天在草坡及灌木丛悠闲觅食、嬉戏打闹,夜间则躲进密林深处歇息。
桃红岭保护区核心区以阔叶林为主,树高林密,增加了梅花鹿觅食难度。为吃到较高树上的嫩叶,成年梅花鹿需踮起脚,伸长脖子,甚至要跳起来。而幼鹿因够不着高树枝,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灌木长势较高,梅花鹿伸长脖子吃树叶。 (红外相机视频截图)
据统计,在桃红岭保护区,梅花鹿、黄麂、野猪等同类食性动物喜食的草本植物及灌木、乔木的嫩叶、果实有100余种。
曾经,桃红岭山区居民生活条件简陋,做饭、取暖依赖烧柴。随着无序砍伐、猎捕等非法行为及山火频发,严重破坏生态系统,梅花鹿等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1981年,我省正式成立桃红岭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梅花鹿及其生态系统。随着保护措施加强、人工造林大力推进,当地居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及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提高,无序砍伐、猎捕等非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当前,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梅花鹿种群数量逐年递增。
▲梅花鹿“拖儿带女”在山脚下饮溪水。 (红外相机视频截图)
为摸清梅花鹿种群资源,40余年来,省内外相关专家协同桃红岭保护区先后开展了7次调查工作。经调查论证,梅花鹿种群数量从1983年的60头,增加到2021年的624头,38年间增长近10倍。
对此,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鹿科动物研究专家李言阔却认为“不容乐观”。他分析,1983年至1998年15年间,梅花鹿年均增长11.6%,而1998年至2011年13年间,年均增长仅为1.3%。这28年间种群年增长呈现“前快后慢”态势,此后10年间才回升至5.1%,但仍大大低于1998年前。
李言阔表示,梅花鹿种群数量上升,凸显桃红岭保护区40余年综合保护管理成效。梅花鹿不仅喜食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还需水源和森林隐蔽场所休息,同时要有天然的“硝塘”补充盐分,这些有利条件保护区都具备。然而,核心区逐渐演替为天然次生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郁闭度高的森林导致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过少,昔日灌草面积缩小,梅花鹿在核心区适栖生境被阻隔,食源减少,栖息繁衍空间受到挤压,生存环境面临考验,栖息地亟待科学改造、修复。
综合科考 让人鹿更加和谐共处
自古以来,彭泽县有数万群众生活在桃红岭山脚下(后期被划入保护区实验区),涉及东升乡、黄岭乡、黄花镇等5个乡镇(场)30个村,人与鹿生存空间重叠,人鹿争食已无法避免。
就梅花鹿下山偷吃庄稼的情况,生活在桃红岭保护区实验区的陈细荒等多名村民常用手机拍下现场视频,作为“证据”提交给属地保护站。视频清晰显示,夜间或晨昏时段,梅花鹿闯入田间地头偷吃庄稼。有行人或车辆出现时,它们便慌不择路逃入山林。
▲梅花鹿成群结队在草坡奔跑。 (红外相机视频截图)
如何缓解人与梅花鹿等野生动物间的矛盾冲突?多年来,我省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野生动物致害损失保险赔偿机制,进一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保障广大群众合法利益。自2019年起,桃红岭保护区管理局出资为实验区村民耕作的田地投保,购买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目前累计赔付20余万元。
桃红岭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詹建文介绍,历经40余年保护,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活动规律以及关联的生态系统均已发生显著变化,原有的一些举措已不适应当下科学保护梅花鹿的要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今年2月,保护区启动了为期一年的综合科考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及李言阔等专家,对保护区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以及梅花鹿种群受威胁因素等相关情况,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蒋志刚表示,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现象在全球均不同程度存在,未来冲突也不会消失。“人类和野生动物该如何相处”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当前,国家及地方层面需结合实际,加大对属地生态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野生动物肇事理赔标准。从长远来看,对桃红岭梅花鹿的习性及生物学特性开展科学研究,修复栖息地显得更为迫切。
专家们建议,应在依法依规及遵循《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9-2028)》的前提下,通过矮化灌木、择伐乔木等修复举措,降低桃红岭保护区林分郁闭度或植被覆盖密度,增加灌木、草本植物的受光面积,促进其自然更新,为梅花鹿提供更加丰富的喜食植物,维系梅花鹿种群正常繁衍和不断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爱鹿、护鹿在彭泽县蔚然成风。进出该县境内主要路段,“中国梅花鹿之乡”招牌赫然可见。走在城区及桃红岭保护区5个乡镇(场),随处可见主干道灯柱、灯罩及民居外墙、门窗,精心采用寓意“福禄双全”“福禄长久”的蝙蝠与鹿、“六合同春”的鹿与鹤等系列吉祥图案装饰,美观而喜庆。在县城新区核心地段,保护区和县政府还联手建造了一座占地面积30亩的华南梅花鹿馆,以此打造集科普宣教、智慧保护、动物救护、森林防火、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公益性场馆,充分展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青少年科普研学增添了一处新的场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江西积极践行“中国承诺”,努力化解“幸福的烦恼”,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版面编辑:杨学文 兰春玉 刘济海
制图:方曦
编辑:王静仪
复审:查婧雨
审签:邱虎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直播吧4月3日讯近日,马特-巴恩斯在《KGCertified》节目中谈到了布鲁克-洛佩斯。巴恩斯表示:“我喜欢他的一
23-04-03
-
格隆汇4月3日丨ST新城(000809 SZ)公布,公司控股股东铁岭财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铁岭财经)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持有公司的2 06亿股
23-04-03
-
上港集团(SH600018,收盘价:5 49元)4月3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营业收入约372 8亿元,同比增加8 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4-03
-
2023年3月31日-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会议邀请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
23-04-03
-
一、三沙最新疫情消息-数据概览:1、新增本土:0;2、新增无症状:0;3、现有确诊:0;4、累计确诊:0;5、累计治愈:
23-04-03
-
3日早盘,证券板块异动拉升,东方财富一马当先涨超9%,东方证券、中信建投、国联证券等均涨超3%,光大证券、国金证券等涨幅居前,中证全指证券
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