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万国建筑中的家②|自由公寓、玫瑰别墅与建筑师奚福泉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 2023-04-06 09:15:11
05:11

180年前,1843年秋天,上海开埠。1916年,随着“外滩第一楼”亚细亚大楼的落成,上海渐成为各国建筑斗艳的舞台。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近期联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开建筑师设计的住宅,寻访昔日与今天的居所主人故事,触摸历史建筑的活力和温度。本期走进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师奚福泉(1902-1983)设计的自由公寓和玫瑰别墅。已故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曾在玫瑰别墅居住,这栋楼也见证了陈植、赵深、奚福泉、董大酉等第一批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友谊。


(相关资料图)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环境逐渐走向现代化,在上海执业的中国建筑师也得以在专业上与外国建筑师竞争。近代上海建筑师是中国现代建筑、现代执业制度和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随着第一批留学回国的建筑师陆续在上海开业,并逐渐职业化。

其中,奚福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师,也是第一位在德国取得工学博士学术头衔的中国建筑师。他的作品受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以现代建筑见长,注重功能,造型简洁。奚福泉在建筑作品中反映了同时代强烈的理性精神,关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结构与空间的关系,历史与更新的关系、流线与界面的关系,展现出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主义轨迹。

奚福泉(1902-1983)建筑师奚福泉奚福泉,1902年生于上海浦东,1922年赴德国留学,1929年取得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奚福泉(1902-1983),字世明,1902年5月27日出生,上海浦东人,奚福泉的父亲奚澜庆是上海当时的进出口商人,财力雄厚,视野宽阔,对待子女教育豁达开明。奚福泉的三位兄长奚德身、奚福仁、奚福康分别赴英国、美国大学留学。奚福泉自幼受到了良好教育,他11岁那年,1914年春考入工部局英人开设的华童学堂接受教育,之后于1921年考入同济大学德文专修班学习德语,次年赴德留学,并于1929年取得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年轻时的奚福泉

1982年同济校庆75周年上海轻工业设计院同济校友合影 第一排正中间:奚福泉。其左:蒋恩淇。留学德国期间,奚福泉曾在《我国之建筑谈》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他认为中国的建筑要赶上西方国家需要进行彻底的现代化,但对于中国许多建筑物都以西式风格兴建,他表示,“它们都只是外在风格上抄袭,而完全忽略了真正的核心含义,有时半中半西,有时甚至不中不西。这就仿佛是在驴车上装引擎,或者是在轮船上面扬帆。不仅在形式与功能上无法尽善尽美,甚至还可能比旧解答更糟糕。”1929年奚福泉与德国人米勒结婚,博士毕业后他携妻子一同游历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1930年7月,奚福泉回到上海,在公和洋行任建筑师。1931年,加入上海启明建筑事务所,为主创建筑师。1935年初,奚福泉离开启明建筑,开办公利工程司,自任建筑师兼经理。在上海执业期间,奚福泉在上海设计的住宅包括柯灵故居、自由公寓、玫瑰别墅等,以及浦东同乡会大厦、虹桥疗养院等公共建筑。

抗战胜利后奚福泉重新恢复了公利工程公司,到上海解放之前设计了南京中山北路邮局、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机械化铸工车间等。1952年底,奚福泉受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之托,协助筹建轻工业部华东设计分公司(后改为上海轻工业设计院)……奚福泉一生耕耘不辍,1983年1月27日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病逝。

自由公寓

走在充满法国风情的五原路上,就有一栋出自奚福泉之手的住宅——自由公寓,在狹小地盘上充分利用占地面积设计9层小高层。这栋公寓带有显著的现代装饰艺术派风格,如今是第二批市优秀历史建筑。

自由公寓

自由公寓设计效果图与上海众多公寓建筑相比,自由公寓可谓袖珍;小中见大,既合理又完美,充满设计师的巧思;闹中取静,幽静雅致。自由公寓这栋建筑为点状布置,占满基地面宽,利用狭长基地前方布置大片绿地,后方形成后院汽车停放区域。建筑主入口由底层南面进入,底层设置了锅炉房和管理房。标准层以中央电梯为轴线,两边对称,一层两户。北面设置了两部消防楼梯兼佣人楼梯。

自由公寓内部

自由公寓内部 楼梯扶手建筑为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中轴对称,饰简洁的竖向线条,底层为粗石基座。水泥砂浆饰面的窗框、转角窗,与褐色面砖墙面形成虚实对比。建筑底层建筑中间部分的窗套及两侧部分的窗下板为白色,立面中央有一白色垂直装饰带,成为构图中心,同时建筑顶部向后退、向中间收缩,形成台阶状,所有这些都使整幢建筑有了现代装饰艺术派的特征。自由公寓的平面布局完整规矩,不浪费,确保内部功能的最大使用性,立面又不拘泥于繁复装饰,没有太多花哨手法,是一种既简单又平实的设计姿态,契合“现代建筑”的设计精髓。

自由公寓外立面的泰山砖

自由公寓内部

自由公寓内部 保留着的原始设计的房门

自由公寓内部 保留着的原始的门把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朱晓明告诉记者,“公寓这一词是从美国来的,在当时是地产开发的一种新类型,只用于出租,并配有一个花园。这样的形式对街道是有贡献的。从建筑设计来说,除了建筑本身Art Deco风格的竖线条起引领作用外,这栋公寓运用的泰山砖也是很重要的。在1928年到1938年,泰山砖有一个10年保护专利,在上海具有垄断地位,是一个强烈的中产阶级的象征。你可以看到建筑表面的砖缝特别宽,对比白色沙浆的缝,构成了很重要的立面特征,起到了很强的视觉标示作用。”“奚福泉是一位非常具有商业头脑的建筑师,他会因客户的需求而提供相应的设计。他并不会因为自己是现代主义建筑师而只定制现代主义作品,他的作品中有着一些古典特征。如自由公寓一楼的窗台是仿石的,并特意做了窗框。他很注重与人体尺度相关的处理,将这些元素设计得非常古典、高档。”朱晓明说道。

玫瑰别墅

在自由公寓不远处,则有玫瑰别墅,那里也有着奚福泉的住宅设计。

玫瑰别墅,位于上海复兴中路44号。整个玫瑰别墅弄堂总占地4000多平米,弄堂内共有7幢三层楼花园住宅别墅,7幢别墅外观配色各不相同,弄堂门口的铭牌上印刻着两个大字:玫瑰。

玫瑰别墅,位于上海复兴中路44号。作为民国名门四女之一的蓝妮,与孙中山独子孙科成婚后,开始涉足上海的房地产事业,她相中了宁静的复兴西路上的这一地皮,在当时上海地产大王杨润身的资助下投资建造了几幢别墅,取名玫瑰别墅,并由奚福泉、黄大猷、赵涤、陈植四位著名设计师联合设计,于1937至1945年间先后建造。

奚福泉与孙女奚敏

奚福泉与孙女奚敏在玫瑰别墅

奚敏与大姑姑别墅的大门装饰和内部线条大量使用几何造型,每个房间的功能区均按照西式风格布局,建筑采用欧洲建筑外观装饰,外墙立面采用螺旋式,每幢楼下都设有锅炉房,别墅前带有独立的花园。与自由公寓不同的是,玫瑰别墅对于奚福泉来说更为特别,“文革”后被房管所安排在此居住。奚福泉孙女奚敏告诉记者,自己曾和祖父在此居住了6年:“本来建筑外是篱笆,没有墙。我们住在1楼,有个花园,我祖父很喜欢种花养草。”

奚敏讲述居住在玫瑰别墅的往事。“这里一间是我爷爷奶奶的房间,另一间是我和我小姑姑的房间。小姑姑只比我大3岁,所以我们像姐妹一样。以前这个弄堂是通的,里面有个向阳园。里委买了一个电视机放在我家,每天晚上5点半了,我就把电视机拿出来,放在窗台上,下面放好小凳子,周边的小孩子都要来看电视的。”奚敏指着玫瑰别墅2号的窗户说道。奚敏说:“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曾居住在三楼。蓝妮回国后,我们已经住在永福路了。但蓝妮和我祖父很熟,她到我家来做客,我奶奶还烧油爆虾招待她。“过去,来我们家做客的有华盖建筑事务所的陈植、赵深,还有淮海大楼的建筑设计师黄元吉,也经常来我家。很多时间我祖父都在外地出差的,但只要他在上海,他们经常来我家。其中,陈植可能是最要好的,也很幽默。”

谈及祖父奚福泉,奚敏说:“祖父一生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极尽认真严谨的做派,仿佛就是刻入骨子里的一种习惯。对我们小辈,除了细致入微的关爱,祖父也会在我们身上灌输和培养他的这份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论衣食住行,各有各的规矩分寸,必须悉心把持;不管条件优渥还是艰难,脚踏实地、严以律己、自食其力更是祖父对我们每一个小辈的要求。还记得自打我上学起,祖父就要求我自己给自己织袜子,做鞋子,补衣服,勤劳动。上中学后,他每天会辅导我背英语单词,还叮嘱我坚持每日练字练画。直到今天,祖父在我身上的影响仍在。每当看着祖父设计的一栋栋建筑,我都仿佛能看到他严谨求实的样子,我特别感激祖父为我们后辈留下了这样珍贵的财富。”

(感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专题提供的支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