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重修史公祠碑文拓片回“家”了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时间: 2023-05-17 10:24:02

碑文拓片局部。林倩雯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镇江民间收藏家戴谦偶然获得一件《重修史忠正公祠记》碑文拓片后,联系本报记者,想要了解该拓片的价值,并有意捐赠给史可法纪念馆。5月13日上午,经记者牵线,戴谦来到扬州,将这份拓片亲自交到史可法纪念馆馆长匡朝晖手中。

拓片现身 镇江藏家盼其回扬州

戴谦是镇江市索普初级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爱好收藏,“去年,我发现了一件名为《重修史忠正公祠记》的碑文拓片,当时收藏者并不愿出手,我等了将近一年,才终于把这件拓片买下。”

镇江与扬州一江之隔,戴谦对扬州很有感情。在他上中学时,常常骑车过江来扬州游玩,所以对扬州的历史文化也十分熟悉,在看到这件拓片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这是与史可法以及扬州史公祠有关的物件。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兵进攻扬州,史可法宁死不降,之后遇害。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时,追谥为“忠正”。史公祠始建于乾隆年间,是纪念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内有史可法衣冠冢。

史公祠建成之后,经历了多次修缮,目前馆内还藏有部分记载相关内容的碑刻资料。

戴谦得到这件拓片之后,希望能够请扬州的专家学者对该拓片进行解读,并且表达了想要将其捐赠给史可法纪念馆的意愿。

碑已不存 记载民国初年一次修缮

与戴谦联系之后,记者第一时间与史可法纪念馆工作人员取得联系,馆方在查找相关资料并对比了馆藏碑刻之后,确认馆内并无此碑。

我市碑刻文物研究专家、《扬州碑刻辑考》作者朱明松表示未见过此碑,“史公祠里没有,有可能散落民间,也有可能毁了。”他介绍,这是民国初年一次修缮的记载,“记载较为详细,具有研究价值,可以佐证史公祠历史。”根据碑文记载,辛亥革命后,史公祠废圯。民国三年,两淮盐运使姚煜重修史公祠,汪时鸿撰《重修史忠正公祠记》记述其事,由沈翊清书丹,刻石纪事。碑文回顾了史公祠自建祠以来或废或修的历史,特别详细记录了本次修缮的经过——两淮盐运使姚煜和前运使张有成捐修,朱秉履、陈寿仁具体承办。

汪时鸿占籍邗江,祖籍安徽旌德。大明寺内有民国四年《重修平山堂记碑》,即汪时鸿撰,当时住持皎然请于两淮盐运使姚煜所修。姚煜,字文敷、文甫,浙江海宁人。清末先后担任奉天盖平知县、盐运使、南洋学监等职。民国纪元后,于1913年9月担任两淮盐运使,1915年5月去职,此后相继担任金陵关监督、上海关监督等职。对扬州平山堂、史公祠等有重建之功,离任后,扬州人感恩,立《姚公都转去思碑》。

无偿捐赠 丰富史公祠修葺史

记者将戴谦想要捐赠拓片的意愿转达给史可法纪念馆工作人员后,双方开始沟通具体事宜。

5月13日上午,戴谦和女儿戴琪越一同来到史可法纪念馆。戴谦说,虽然此前他多次来扬州,但史可法纪念馆是他第一次来。因为这件拓片和史可法纪念馆有联系,带女儿一起来了解更多关于史公的事迹,内心十分高兴,对女儿也是一次特殊的教育。

匡朝晖就戴谦、戴琪越对扬州历史文化的关注表示感谢,“这件拓片字迹非常清晰,推测可能是碑刻好不久之后拓印的。入馆之后,我们将对其进行登记,并妥善保管,这件拓片将丰富史公祠的修葺史,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现场,匡朝晖向戴谦、戴琪越颁发了收藏证书。父女二人均表示,得到史可法纪念馆妥善收藏,是这件拓片最好的归宿。 记者 林倩雯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