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于民|外滩独立楼栋,如何破解“充电难”?
图说:外滩区域因地制宜安装充电桩 采访对象供图
金点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东路492号是一栋独立楼栋,并不像传统小区那样拥有围墙,也没有公共空间安装充电设备。楼栋内居民要么将助动车停放在人行道上,要么就停放在门栋楼道或厨房间内,在厨房间飞线充电,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外滩区域内,像492号这样的特殊楼栋,因为先天条件所限,缺乏空间安装集中充电设施,但另一方面居民又存在着充电需求,希望相关部门能实地调研、因地制宜,为居民提供安全又便捷的充电设施,解决“充电难”的问题。
建议人 王女士
微调查:
记者实地查看发现,北京东路492号楼是一幢南临北京东路,北临南苏州河路的独立大楼,出门就是马路,大楼四周也没有什么公共空间,居民自行车、助动车大多停在人行道、上街沿,或者搬到了楼道内。
实际上,在外滩街道辖区内,像北京东路492号这样的独立楼栋并不少见。外滩街道调查发现,辖区内仅独立楼栋就有三四十栋,还有一些规模小,没有围墙的小区,这些大楼内的居民均涉及居住地附近无集中充电设施,充电困难,不得已飞线充电的现象,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这个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对此,外滩街道依托“家门口”信访服务平台,发挥“家门口”离老百姓近、说得上话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主动上门了解居民们的意见建议。发动社区网格力量,深入社区走访排摸,了解居民实际需求,把群众“金点子”有效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金果子”,最终制定了安装集中式智能充电桩,解决居民充电难的方案。该方案由街道社区管理办和第三方科技公司共同落实,从而消除安全隐患,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果子:
为平衡好居民充电的刚性需求和社区安全管理之间矛盾,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外滩街道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与上海云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手,通过数次的讨论与可行性研究,在北京东路(靠近河南中路)与宁海东路(靠近永寿路)两个开放路段先行试点安装沿街智能充电桩。充电桩内部设置有电气安全保护装置、手持式灭火器、监控装置等,为居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充电环境。
充电桩建成后,街道与社区规范引导居民通过自治手段有序使用和管理充电桩。一方面,经常性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引导居民规范合理使用。协商制定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自治公约,形成自治规则,进一步筑牢社区安全屏障;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微信群或者手机APP消息推送等方式,实现居民之间的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实行错峰充电,破解智能充电桩供需不平衡的困境,提高了公用充电桩的使用效率。设备内嵌监控装置提供全天候对现场情况进行监视,节省人力物力,也可以随时调出记录,方便管理人员掌握情况。
从试点情况上看,居民都能自觉规范使用充电桩,并且有效杜绝了火灾隐患,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新民晚报记者 李晓明
关键词: